网上药店
您现在的位置: 竞争战略 >> 竞争战略简介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满分作文仿真训练详解与优秀范文第八至十

来源:竞争战略 时间:2018/4/25

第八节云南省中考作文命题之10大热点主题排行榜第8名

校园书香

1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。

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灵秀,数学使人周密,科学使人深刻,伦理之学使人庄重,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:凡有所学,皆成性格。——弗朗西斯·培根。

让我们在生命困顿的时候面无惧色,在生命平淡时带有欢欣,一辈子都能有更大的快乐,我觉得这就是读书的最大用途。——于丹

书,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是人类智慧的宝库,是人类生活的镜子。品书,可以陶冶情操,可以丰富知识,可以启迪智慧。请以“品书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。

要求:(1)题目自拟,文体自选,立意自定。(2)说真话,抒真情,忌矫揉造作、无病呻吟。(3)不少于字。

思路一:写成散文。将自我的形象融入文中,着力表现自己品读某一名著过程中的亲身经历、真切感悟、独到见解等。如以叙事为主,则写成叙事散文;如以抒情为主,则写成抒情散文;如以阐发感悟为主,则写成哲理小品文。选择名著不要局限于古代的中外名著,更需要当代中国的文学精品,如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、曹文轩的《草房子》、路遥的《平凡的世界》、余光中的《听听那冷雨》等。写作时,可叙写自己品读名著的逸闻趣事,可抒发自己对作品中人物或情节的真情实感,也可夹叙夹议,阐发自己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,还可以对作品中的事物或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。

思路二:写成议论文。可从题干自选一个语句作为中心论点,如:“读诗使人灵秀”“书,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”“品书可以陶冶情操”等。也可用自己“品书”过程中某一独特的感悟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。写作时,运用摆事实、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证。事实论据要考虑古与今、中与外、正与反相结合。结构方面,按照“提出问题——分析问题——解决问题”三段论式来组织内容。

在课外书中感悟生活

□左薇

课外书似一杯清茶,缭绕齿间的是散不去的幽香;课外书像一杯咖啡,浓郁之后是耐人咀嚼的韵味;课外书如一杯果汁,香甜与明朗总是伴随我左右。

初读课外书的时候,是妈妈指引的。妈妈教我背唐诗,吟宋词,还给我讲故事,至今记忆犹新。童年最美的画面,就是妈妈牵着我的手,漫步于大街上,跟我一起背诗;最难忘的一句话,就是妈妈在讲人鱼公主的故事时,最后人鱼公主变成泡沫消失在茫茫大海上,妈妈看着我流泪的眼睛说:“人鱼公主一直想变成人,但她并不知道,在她为别人的快乐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时,她已是最美好的人了。”

真正踏入课外书的大门是几年以前的事了。那时,我放弃了不少玩的时间,选择了读书。

烦闷时,到阅读中呼吸清新的空气,胸间顿时舒畅了。瞧,一条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似乎神秘地笑着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一条悠远的小溪轻快地向我招手,月儿也柔柔的,轻声地说: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在我的心灵深处,每一朵花,每一片叶,都幻化成一句诗、一首词,悄无声息地流进我的心田,伴我朝朝暮暮。

在课外书的天空下,我领略到了“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展云舒”的那份超然;我感受到了“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”的那份大气。在书中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,我也开始懂得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不断抗争的空间,但我也更加坚信,人性闪烁的美丽,是宇宙中永不褪色的光辉。

现在,每天回到家,捧起书本,我便如饥似渴地阅读。这时,课外书又摇身一变,成了《荷塘月色》中那一抹《绿》;成了鲁迅心中的竭力《呐喊》,驱散了我心中的《彷徨》。课外书,就这样融入了我的生活,精彩我的每一天。

对课外书的爱,让我在墨香诗韵中陶冶情操;对课外书的爱,让我在白纸黑字里寻找生命的真谛;对课外书的爱,让我在生活中感悟美好的人生。

1.内涵丰富,文彩斐然。要写好“品书”这一话题,要求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积淀。本文小作者自然明白这一道理。所以,在文中,她如信手拈来一般将许多古诗词名句巧妙地融于文中,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。如:“在课外书的天空下,我领略到了‘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展云舒’的那份超然;我感受到了‘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’的那份大气。”这里引用的古诗词名句,不仅渲染了超然和大气的情景氛围,也拓展了读者形象思维的空间,颇具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。

2.条理明晰,过渡自然。本文体现了散文“形散神聚”的特征。全文主要以“我爱课外书”这一情感线索贯穿全文,所有内容看似散乱实则井然有序。还有,除开头和结尾两段外,中间部分以时间为序,按照“童年时——几年以前——现在”的顺序将内容组织贯穿起来,也显得很有条理。此外,本文过渡自然,衔接顺畅。“初读课外书的时候,是妈妈指引的”、“真正踏入课外书的大门是几年以前的事了”、“现在,每天回到家,捧起书本,我便如饥似渴地阅读”等句子承上启下,使全文内容浑然一体,结构严谨。

书籍伴我健康成长

□马琪

书,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一本好书就是我们的一个益友;书,是精神的粮食,充实我们空虚的大脑。书,是甘甜的清泉,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灵;书,是炽热的火把,点燃我们对生活的热情。

十年寒窗,书籍伴着我一步一步走来……

“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,人的一生是宝贵的。他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:当他回首往事时,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,也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……”保尔的这番话至今还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。读了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我被主人公保尔面对困难永不屈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。

纵然他右眼失明,他还是顽强地战斗在前线;纵然他下身瘫痪,他还是热爱文学;纵然他书稿丢失,他还是不弃不馁地坚持写作。是保尔,告诉我生命的宝贵;是他教会我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积极乐观;是他给予我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力量,让我健康地成长。

“你以为我小,我身份卑微,就可以嘲笑我,不尊重我吗……告诉你,每一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!”简·爱这发自肺腑的呼喊震撼了我。是的,人生而平等,我们不能以外貌的美丑和身份的高低贵贱而决定对待一个人的态度。是简·爱教会我本着一颗平等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。因此,我拥有了许多朋友,得到了快乐与幸福。

是书籍,让我了解了海伦·凯勒的不幸遭遇,从而学会了乐观与坚强;是书籍,让我体验了古巴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惊险场面,从而明白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,一个人可以被消灭,但不能被打败”的道理;是书籍,让我领略到王勃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如比邻”的真挚友情;是书籍,让我感叹范仲淹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政治抱负……

书,我的良师益友,你如同清风,吹散我心中的阴影;你如同春雨,滋润我内心的干涸;你如同灯塔,指明我前进的方向。谢谢你,谢谢你伴我一路走来!

1.论据充分,说服力强。为了证明“书籍伴我健康成长”的论点,作者从文学名著中选取了保尔、简·爱、海伦·凯勒、刚果老人等人物形象,结合他们的事例畅谈书籍对自己的深远影响,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证,事例充分,说理透彻,极具说服力。此外,作者不仅大量引用事实论据,还辅之以王勃和范仲淹的名句等道理论据,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。

2.主次分明,详略得当。大量的事实论据如果平均用力,势必造成文章选材繁琐冗长、详略失当、主次不明。很显然,本文作者没有这样做,她将保尔和简·爱的事例作为叙述的重点,将其他几位人物的事例用简笔作了交代,这样处理既考虑了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,又注意到材料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,使全文显得主次分明,详略得当。

2.阅读,使人思维活跃,聪颖智慧;阅读,使人胸襟开阔,豁达大度;阅读,使人目光远大,志存高远。在阅读中,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;在阅读中,我们会拥有崭新的发现;在阅读中,我们会懂得做人的道理。

请以“阅读,让我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

本题为半命题作文。注重引导同学们做一个有心人,随时随地阅读,并在阅读中增长智慧、培养美德、树立理想、明白道理。在审此题时,思路可以放开阔一些:阅读,不仅仅是读书;从更广的层面来说,还可以读人、读事、读自然等,即世上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对象。同学们每天都在阅读,收获也应是多方面的。此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,让人有话可说、有事可叙、有情可抒。提示语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同学们打开思路,迅速确定选材的范围。标题中有人称代词“我”,所以应采用第一人称写作,以突出阅读对“我”的影响。

阅读,让我有“两把刷子”

□王鑫

常听到有人夸我有“两把刷子”。

“王鑫同学在写作上真有两把刷子,这次作文大赛他获得了全市一等奖,我们向他表示祝贺!”语文老师笑眯眯地望着我,掌声在教室里响起。可我深知,我能取得这一成绩,除了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,还得感谢阅读。

小时候,是妈妈读,我听。听得多了,自己也就学会了编故事。上学了,认识的字渐渐多了起来,就自己读书,边读边思考,遇到好句好段还喜欢摘抄、仿写。读小学六年级时,我的一篇作文经老师修改后在报刊上发表了,我因此做起了作家梦,也更加喜爱阅读了。秦文君的《男生贾里全传》中引人入胜的情节、幽默的语言让我忍俊不禁;史铁生的《我与地坛》中饱含真情的语言让我泣涕涟涟;余秋雨的《余秋雨精品集》中准确的描述、深刻的认识让我获益匪浅。阅读,丰富了我的见闻,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,我要感谢阅读。

“王鑫,你可真有两把刷子,当班长才一个月,就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,”同桌亲昵地拍了我一下,“以前经常违纪的人现在成了守纪律的模范,以前比着玩的现在都在比着学了。瞧,就连卫生流动红旗也‘流动’到咱们班里来了。”听着同桌的夸奖,我心里美滋滋的。我知道,这啊,其实也是阅读的功劳。

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,增强班级的凝聚力,我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,比如怎样当好班长,怎样处理好同学间的矛盾,怎样做到奖惩适度,等等。正是因为阅读了大量相关的资料,借鉴了别人的好做法,才有了今天的成绩。

“儿子,没看出来呀,你小子还真有两刷子,三言两语就把你妈给说服了!我可是劝了两个礼拜,都没能让她改变主意呀!”听了老爸的夸奖,我双手合十,嘴里念念有词。老爸不解,忙问我念的是啥,我笑而不语。其实,我是在虔诚地感谢阅读,要不是《触龙说赵太后》《烛之武智退秦师》《诸葛亮舌战群儒》等故事给了我启发,我又怎么能说服妈妈呢?

别人夸我有“两把刷子”,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。如果我现在真有“两把刷子”的话,那我应该感谢阅读;如果将来我还有“两把刷子”的话,那我一定是在坚持阅读,用心阅读。

本文的标题新颖别致:有“两把刷子”就是有本领、有能力的意思。作者巧妙地将这一俗语借用过来,显得新颖别致,十分吸引人。此外,文章的结构严谨,内容充实:开篇用简洁的语言点题;然后从老师、同学、爸爸三个人对我的夸赞引出“我”对阅读的感谢;结尾再次点题,并启发读者要坚持阅读。读这篇文章,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小作者平时的阅读量之大,他从书籍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,因而下笔就能成文,确实“有两把刷子”。

3.请以“我读”为题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(1)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,将题目补充完整;(2)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;(3)不少于字。

从命题形式来说,这道作文题属半命题作文。限定“一半”的内容,留出“一半”的内容需要填写。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更灵活,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,而把选材、立意、组织、结构的自由空间留给了考生。从内容要求来说,这道题目属读后感写作。读后感要求“读”“感”结合,从读中引出感想,原文复述为感想服务,但不能处处复述原文。感想应集中一点,不能太散。因为对文体没有限制,可写成议论文,抒情文,也可写成记叙文。从命题意图来说,题目承载了命题者对语文教学的期待。语文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,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。如今的语文教学状况堪忧,其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学生不读书。所以这道作文题的设置无疑起到了引导教学的作用。

以上三点决定了这道作文题目构思有足够的驰骋空间,但又必须围绕所读过的书来展开。可以写古今中外的名著,写读名著过程的各种感受。当然要写出上乘之作,最基础的一点就是确实读过一本书,并对这本书有真切的感受,不然任你如何文采斐然也是文不对题。可以针对感受最深的一点,引出原文相关内容,逐层推进,解剖深意,联系其他相关思想或现实,最后作出结论。如果具备了这些火候,只要做到合理的谋篇布局,我们就能写出理想的文章来。

我读《骆驼祥子》

□肖敏

此情莫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

——题记

大家评老舍,评这本《骆驼祥子》总是离不开所谓的“三起三落”之说,着眼的永远是旧社会吃人的面孔、灼人的日头。但我从这本书中,却读出了三段情,读出了让人伤怀有感慨的“莫待之情”。此情之中,给予我们平等、自尊、宽容的力量。

一、倚枕江南烟雨,杳杳没孤鸿

这第一情,出自一双锐利的眸子,她毒辣,她倔强,她执着,她敢爱敢恨。她出嫁时娘家没来一个亲人,她难产而死时也没等到希冀中的美好生活。

她——虎妞,她在腹中藏了个小枕头,骗祥子已有身孕时,就注定夺走了祥子的幸福与自己的未来。

三十多岁的女子,膀大腰圆,她执着追求的爱情只不过找个伴,找一个肩膀,找一份温存,但她自私地为自己着想时,夺走了他人的自由和快乐。

平等地追求幸福与快乐,才应该是这段感情的真谛,虎妞以为自己心中寂寥便强加以人的爱情,只能换以一个自己消亡的苦果。若她好好珍惜,或许消亡时了无遗憾。

是的,此情随她的逝去,变成杳然而去的孤鸿。

二、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晚来风急

这第二情,便是个清澈又浑浊的女子——小福子。惨遭抛弃,遭人凌辱,以出卖纯洁谋生。我们每每读到此,并非施以唾弃,而常含怜悯,并且为之振奋——她勇敢地追求自己在灵魂上的平等,追求真挚的情感。

她沦落在人们的眼角,她沦落在旧社会的唾沫星子里,但她眸子里,不失一份坚强与自尊。她勇敢地爱上了主人公祥子,但我们记住的仅仅是她追求爱情的不卑不亢。

老舍先生笔下,她以死升华了弱小的身躯,升华了自尊的灵魂,升华了晚来风急中,不屈的力量,化作追忆,但灵魂永恒。

她逝去,此情已成追忆;但风中,是她自尊的目光。

三、万里飘蓬双布履,十年回首一僧衣

第三情,便是老舍先生笔下这个自私自利,一毛不拔的刘四爷。这个自私至极,毫无人性的旧社会老败家子,当他唯一的亲情失去后,一个人独立街头时,也只剩下了追忆之情。

终其一生,家财万贯,可唯一的女儿已死于自己的守财之奴性之下,再逍遥的生活,也只换来一颗空巢,守着铜臭味四溢的财富,回忆自己与女儿的快乐时光。

这只怕是最为颓唐的老境吧!父女之情,一朝只剩追忆——万里飘蓬,一双布鞋足矣;十年回首,一僧衣甚暖,因为有爱相随。而钱的锁链,只换得北京冬日,街头寒风。

若她宽容地接纳,他一定不会只得一段失落的父女情。

合上《骆驼祥子》时,开头这句诗时时回荡在耳边,或许是倔强与自尊,或许是宽容与慷慨,都要惜今日的阳光。

是呀,父母温存的目光,友人的笑靥,老师的教诲,少年郎,莫待此情,只怕成为一纸追忆。或许我们终会消亡,或许此情难留,但这一路上,我们拾了平等、自尊。宽容放在羽翼上,把珍惜放眸中,此情一定不会蹉跎。我们的生命一定不枉,这定是老舍先生胸中的大爱吧!

这是一篇颇有人文情感的积淀、颇有才气和灵气的佳作。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,把目光投向文学的苍穹,精心选取老舍的名作《骆驼祥子》作为素材,从小说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、自己的思想。最传神的是对人物形象的理解,有时满含崇敬,有时饱蘸激情,有的亮人眼眸,有的概括凝练,但都准确而中肯,弘扬了人物的正气,彰显了人物的高风亮节,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。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、比喻、排比、引用、反复等修辞手法,骈散句结合,长短句参差,文章气韵流畅,音韵铿锵,使人读后豪气在胸,满口留香。

第九节云南省中考作文命题之10大热点主题排行榜第9名

自然风物

1.春花秋月,夏阴冬雪,高原瀚海,绿原大漠,草长莺飞,碧水鱼嬉……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画家,为我们描画着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;大自然是一位深情的歌者,为我们演唱着精彩绝伦的生命赞歌;大自然更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,为我们书写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意。

请以“大自然的物语”为题,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,题目自拟,立意自定。

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。设计此题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自然、亲近自然、热爱自然。自然界异彩纷呈、博大精深,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,只要我们用心地去观察,一定能领会到奇妙大自然的无穷魅力。明确题目的含义,是写作的前提。这说的“物语”主要是指“事物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或哲理”,“大自然的物语”就是指“大自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或哲理”。比如,“花的物语”,人们通常是这样解读的:百合花代表纯洁,康乃馨代表温情,非洲菊代表支持,红玫瑰代表浓浓爱意……写作此题的关键在于,如何从自然界中选择写作的对象,如何在写作对象的身上寄寓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哲理感悟。对此,我们的建议是:第一,真正走进大自然中去,细心观察,选择自己喜欢的、熟悉的事物或景物作为写作的对象;第二,深入挖掘事物或景物的本质特征和形象意义;第三,努力寻找情感态度再现的切入点,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;第四,选择自己比较擅长抒情方式行文,做到情景交融、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。

大自然的物语

□金文慧

大自然是人类之师,涤荡人心,禅释人生。

——题记

梅花香自苦寒来

白雪皑皑,世界披上了银装,空气似乎把人心冻结。突然,一点点红光映入眼帘,如一股暖流注入心田。悬崖之上,一株寒梅迎着凛冽的北风傲然绽放,铮铮铁骨使人敬畏。寒风一刻不停地呼啸着,如在嘲笑世间万物的懦弱。

几天前,寂静之夜,大雪打压在寒梅身上,褐色的枝干饱经沧桑,树皮如暮年之人的脸,没有一点活力和生机。它挺直了身子说:“来吧,我不怕你!”它一直都在忍着,它的根日日夜夜都在与顽石做斗争,它紧紧抱住泥土,默默地蓄积力量。一位旅行者看到它,说:“没希望了,它死了!”然后黯然神伤地离开了。它听后,沉默不语,它深知只有用行动才能证明自己。雪越下越大,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。那点红光更加艳红,显得更加突兀。终于,它绽放了,浓郁的香气弥散在这片原野之中。这时候,寒风戛然而止,悄然离去。寒梅笑了,笑得灿如朝阳。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”在一代伟人的笔下,我感受到了梅之坚韧。它成功绽放了属于自己的“春天”。

“梅花香自苦寒来。”正如我们一生的经历。生活中,我们总是身不由己,不得不面对来自外界的压力,甚至灾难。就像遭遇隆冬的凛冽风雪,经受不住考验,就无法绽放生命的精彩。面对压力和困境,要把它化作动力,坚韧,坚韧,再坚韧,才能迎来阳光灿烂的人生之春。

滴水穿石

奇妙的地下溶洞,奏响了动听的“乐曲”,滴答,滴答,水滴不慌不忙地汇聚在一点,滴到棕灰色的大石头上。石头上渐渐出现了个大窟窿。水儿轻轻抚摸石头如甜蜜的毒药,侵入石头的身体。石头却浑然不知,当它发现自己中毒为时已晚,它奋起反抗,却终究抵不过水的持之以恒。结果是,石头被水儿蚕食得面目全非。水本是柔弱的,谁都不会相信它有穿石的本领,“以水击石”无异于“以卵击石”。然而,大自然的现实却是——滴水穿石了!

水刚开始时,被溅开,它也很伤心,但没有绝望。它没有放弃,日复一日用自己柔弱身躯去撞击顽强的石头,最终实现了滴水穿石的奇观,这是巧合吗?不,那是因为水滴不卑不亢、顽强勇敢的坚持!它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与生活的坎坷,它以小胜大,以弱胜强,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。

风雪依旧,寒梅照样开;顽石阻挠,水滴照样能穿石。这是大自然的物语,也是我们成就人生之春的法则。

本文的亮点在于两方面:一是分别描绘了“寒梅绽放”和“滴水穿石”的情境画面,细腻生动,语言优美;二是结合情境开掘升华,揭示了景物的象征意义,即:点明了“物语”的哲理内涵。

2.大自然是我们纵情山水、愉悦心灵的空间,是我们陶冶情操、感悟甜蜜的家园。山川河流、鸟兽虫鱼、花草树木、风霜雨雪、日月星辰……想想这些迷人的景致和景物,我们禁不住怦然心动。

请以“最是迷人好风景”为题,写一篇作文。

要求:(1)文体不限,建议写成抒情散文或游记。(2)所描绘的景物或景象要生动具体。(3)不少于字。

这是一道以景物描写为主题的命题作文。写好本题,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:其一,尽量从大小、形状、质地、颜色、气味等方面入手,准确揣摩、概括景物的特征,以便写作时使其形象鲜活灵动、具体可感;其二,景物描写要讲究层次感,尽量运用多种手法、从多角度进行描绘;其三,古人说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,就是说,景物描写必须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,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对景物进行客观描写的层面上,因此我们写作时应当努力做到“情景交融”或“借景抒情”;其四,若写游记,交代行踪很关键,应当以行踪作为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,并将写景、抒情有机地融入其中。

最是迷人好风景

□杨仁敏

最是迷人好风景,在我家乡的清晨。

我的家乡坐落在西南边陲的大山深处。这里既没有桂林甲天下的奇山异水,也没有苏杭二州梦幻一般的瑶池仙境,但它却以“原生态”的纯美,让许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流连忘返。

每当晨曦跃过窗棂洒进小屋的时候,我睁开腥松的睡眼。推开木格子的木窗,浓雾便从山间漫溢进来。一眨眼的功夫,浓雾就将整个村庄笼罩得严严实实。放眼望去,清凉的小河塘,流溢出淡淡的碧光。那静静的田畦,全被轻轻装进薄雾的摇篮。村南的池塘,被烟雾缠绕得缥缥缈缈,犹如蓬莱仙境,遥不可及。忽地,鱼塘掀起了波纹,浮着的水草晃动了一下,几片鱼肚白一闪而过。对岸荷花淀飘来阵阵清香,沁人心脾。荷花淀周围丛生着芦苇,在晓风的吹拂下,此起彼伏。河面上,无数宽大的荷叶,好像一把雨伞在摇动,一层层的,中间还零星地点缀着朵朵洁白无瑕的莲花。

当我和小伙伴们在场院里玩耍的时候,太阳就偷偷地爬上山峦。太阳暖让村中的浓雾渐渐褪去,每家每户的瓦屋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来了。这时,鸡鸣狗叫声此起彼伏,又是一曲动听的“乡村交响乐”。

我们在村中光滑的石板路上追逐打闹,欢笑声随风飘得很远很远。这个时候,总能清晰地听到不远处传来的“叮叮咚咚”的声音,很是悦耳。那是一条没有烦恼、忧愁,只有快乐、欢笑的小河在歌唱。流淌着的小河,故意泛起点点浪花,看鸭子嬉戏、追逐。有时我们会把小脚伸到小河里,轻轻地搅呀搅,柔和的河水轻拍着我们的脚丫,就像温柔的母亲,用温暖的手,轻轻地抚摸着我们,舒服极了。

来到村西,眼前巍然耸立着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峦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,宛如一片汪洋的绿海。山上云雾还未散尽,那些树被那乳白色的云雾所缭绕,恍恍惚惚,若隐若现。一阵微风从山间吹来,泥土的香味便在晨曦中飘荡。

山间的雾,渐渐淡了,像轻轻飘拂的丝带;阳光,渐渐强了,像灿灿发光的金子;孩子们的脸蛋,渐渐红润起来,像金色的朝霞。

这是一篇令人怦然心动的写景佳作。本文的优点是景物描写逼真,写出了云南水乡的景物特征,生活在南国的人都熟悉,早晨的云雾就缭绕在瓦房茅舍,放眼望去,一块块田畦,一个个池塘,一阵阵荷香,一群群鸭嘻,尽收眼底,看了文中的描写,令人感到真切,有如身临其境之感。

3.习近平主席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《携手构建合作共赢、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》的重要讲话,他说:“‘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。’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、尊重自然。面向未来,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‘十三五’规划重要内容,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,实施优化产业结构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、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、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。”

请根据以上材料,以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。要求:自拟题目,自行立意,不少于字。

这是一道话题作文。构思立意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:其一,在日常生活中,自己身边的人是怎样与自然相处的,他们的做法是否低碳、环保,如不是,你怎样劝他们改正;通过寓言或童话等方式,虚构情节和故事,描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;以某一次自然灾害为着眼点,分析灾害发生的主观和客观原因,提出自己保护自然环境的主张和方案;以自己深入街头巷尾开展环保调查活动为主线,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,以镜头组合的方式,再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的情境画面。

年后的奇遇

□高远香

一个小男孩站在信箱前,打开信箱锁。咦,今天的报纸哪儿去了?报纸是每天必到的,从来没出过差错。这时,他猛然看见一张指甲壳大小的纸片躺在信箱里面。难道这就是今天的报纸?

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着纸片飞快地跑上楼。他拿起奶奶的高倍放大镜,勉强猜出小纸片上最大的两个字“××日报”。小孩说:“奶奶,你看今天的报纸,怕是用夸克做的!”奶奶一看先是一惊,接着说:“不用怕,去向隔壁李伯伯借他的超级显微镜来读吧。”

小男孩借来超级显微镜,调好焦距,给奶奶读起了报纸——

“本报郑重声明:由于森林资源日渐枯竭,本报被迫缩小版面,从今日起,改为开,用号铅字印刷,敬请见谅!

“今日要闻——

“据美联社报道,今天,美国总统克里斯托克阁下正式宣布,明年4月20日美国将正式向火星移民2万人,预计5年内能将美国公民全部移居火星。

“新华社消息,据上月世界环境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,由于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彻底消失,近百年来,地球气温上升了30摄氏度,海平面上升了米。今天,整个欧洲的最后一个居民已顺利迁移到亚洲的青藏高原上居住。

“本报最新消息,本来就缺乏淡水资源的非洲国家为了争夺非洲大陆最后一口水井,发动了全非洲国家均参与的大规模战争,死伤无数,血流成河。

“本报刚刚收的消息称,世界石油组织今天发表声明,地球上的石油已全部开采完,全球所有的石油公司今天正式宣布破产。”

小男孩忽然停了下来,老奶奶眼里噙满了泪水,凝噎不语。

小男孩接着念道:“世界上最后一只大熊猫患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病,世界医学专家们正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。各电视台将于年5月12日上午8:00,对大熊猫最后一次手术的实况进行直播,欢迎大家收看。”

“那不就是今天吗?快去打开电视!”奶奶叫了起来。

电视台传来男主持人的声音:“现在向大家报告一下大熊猫的近期情况。大熊猫的病状反复发作,专家们采用了各种办法,但收效不大……”

小男孩闭上眼睛,双手合一,口中念念有词。

奶奶问:“孙子,说什么呢?”

“嗯,我在祈祷呀,听说几百年前的人们就是这么做的。”小男孩居然也哭了起来。

电视台里沉重的男低音再次响起来:“观众朋友们,由于抢救无效,我们可爱的大熊猫溘然长逝,我们人类最最最可亲的朋友永远离我们而去……”

突然,老奶奶、小男孩、大熊猫一闪就消失了。在我的眼前,摆着的是一张空白的作文纸和正要复习的《英语》第三单元:Makeourworldmorebeautiful。

关于环保问题的作文应当说屡见不鲜,不过这一篇作文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文章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,以读报的形式展开叙述,大胆地推测地球可怕的未来,寓教于所说之事,切入点是新颖的,有创意的。文中的想象看似夸张,细想又觉得极真实,令人叫绝。因此,本文显得既有思想的深度,又有艺术的表达方式。

4.请以下列情境作为开头,以“特殊的礼物”为题目,充分联想和想象,写一篇记叙文。要求:写人叙事具体生动,具有生活气息,不少于字。

老师的节日说到就到。我,一位来自山区的初中生,买不起什么贵重的礼品送给老师。那么,我该送点什么呢?……

这是一道情境作文题。本题与以往的中考情境作文命题稍有不同,那就是“题目确定,无需自拟”。“特殊的礼物”看似拙朴却暗藏奇巧,平实中给我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构思空间,埋下了可供深度挖掘的伏笔。审题的关键有两个:特殊;礼物。“特殊”就是“与众不同”“人有我无,人无我有”。“礼物”就是“为了表示尊敬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,泛指赠送的物品”,当然,“物品”的范畴就极为广泛,既可以是具体的实物,又可以是抽象事物。

礼物是实物。比如:一只木制小帆船、一袋很有家乡特色的糕点或小食品。礼物虽小,但它一方面体现了自己对老师的喜爱,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你们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和情谊,所以它很“特殊”。又如:百合花代表着纯洁,康乃馨代表着温情,红玫瑰代表着浓浓爱意,牡丹代表着祝福,蝴蝶兰代表着感激,满天星代表着安宁……这些名贵的花儿只有在花店才能买到,我没钱买,我决定送一丛来自我们大山里的兰草给老师,老师说它“生于幽谷,清香淡雅,风骨高贵”,是他收到的“最特殊的礼物”。

礼物是抽象事物。贵重的礼物不一定珍贵,珍贵的礼物不一定特殊。特殊的礼物往往出人意料,震撼心灵。比如:因为骄傲自大,我的成绩一落千丈,但老师并没有放弃我,教师节前,我的月考成绩重回前三甲,老师说:“×××同学的成绩突飞猛进,这是这个教师节我收到的最特殊的礼物。”

特殊的礼物

□徐美琼

老师的节日说到就到。我,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女孩,买不起什么贵重的礼品送给老师。那么,该送点什么呢?

在我美丽的家乡,到处绿树成荫,鸟语花香,美得就似一幅画。在繁花绿叶之中,蝴蝶,这个大自然轻盈的精灵,翩然飞舞,点燃了我心中的灵感。

我决定送蝴蝶给亲爱的老师做礼物。我想,年轻漂亮的她,一定会喜欢我这个特殊的礼物。

我去山里采来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儿,插在妈妈盛酸菜的玻璃瓶里。再逮来几只美丽的花蝴蝶,装进另一个酸菜玻璃瓶,瓶口用胶带封了口。怕把它们憋死,我用针给胶带戳了许多小窟窿。

第二天就是教师节,一大早,我就把两个玻璃瓶抱到学校。看到同学们都将自己买来的精美礼物送给老师,我开始犯愁了:老师会喜欢我的一束野花和一瓶蝴蝶儿吗?送还是不送?这两个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。而那野花和蝶儿一直呆在我的大书包里,藏在我的椅子下面。我一整天的心理都是忐忑不安,根本没有听好一节课。

终于熬到了下晚自习,我鼓足了勇气带着“礼物”悄悄地来到老师的门前。“咚──咚咚”我蹑手蹑脚地敲老师的门。老师的笑脸将我迎进屋。没想到,老师对我送来的礼物惊喜极了。我心中悬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。

正当我要走的时候,老师却叫住了我,说:“你的礼物很特别,我很喜欢,但请你把它们给放了!”我的心提到了嗓门眼上,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。我说:“难道你不喜欢学生的小礼物?”老师拍了一下我的肩膀,和蔼地说:“蝴蝶的天地不在这瓶子里,它们是大自然的天使,它们以草丛为家,与花朵为伴,我们把它们关在瓶子里那不是一种残忍的伤害吗?”说着,老师打开玻璃瓶口的胶带。蝴蝶们一个个一次从瓶里爬出来,抖了抖翅膀,成群结队地从老师的窗口飞走了。见我怅然若失的样子,老师又说:“你不也是一只蝴蝶么?深山虽美,但外面的大千世界更美。你要像这些蝴蝶,勇敢地飞出去,去采许许多多的花蜜,酿造我们甜美的生活。”

从老师家里出来,我的心情豁然开朗。抬眼仰望天空,无数美丽的星斗,好似蝴蝶明亮的眼睛。

教师节给老师送蝴蝶做礼物,这样的礼物真“特殊”!我们感动于孩子的真诚。但更重要的是,老师更不简单,她把蝴蝶给放了,让孩子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。结尾处写景是全文传神一笔,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。本文通过语言、心理、动作、细节等描写,刻画了人物的鲜活形象,使之血肉丰满,呼之欲出。如第五段对“我”的心理的描写,生动地再现了“我”忧虑、忐忑的心情,情感真实而细腻,描写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5.题目:我与_______零距离

要求:把题目补充完整,写一篇不少于字的作文,文体不限。注意:横线上限填地方民俗风情或地域文化,如:元宵、花灯、开斋节、二人转、庙会、兵马俑、长城、京剧、草原、香格里拉、火把节等。

本题为“民俗人文类”半命题作文。可以借鉴《社戏》《安塞腰鼓》等课文,对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民俗风情、自然景观、人文景点等进行细致地描绘或记叙,做到“以优美的风景打动人、以真挚的情感震撼人、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人”。也可以把身边的棋类文化、书画文化、流行音乐文化、网络文化等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再现出来。还可以把自己对地域文化的认识、情感理性地表达出来。

描述民俗文化活动。民俗文化活动带有浓厚的民族性。在描述活动过程之中,要抓住民族性和典型性,描绘活动场面的热闹气氛,揭示民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。例如,彝族火把节,其本源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,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,保护庄稼生长。到了节日,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,到村寨田间活动,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,或进行集会,唱歌跳舞,或赛马、斗牛、摔跤。近代,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,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,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。

叙写参加民俗活动的观感和体验。从“自我”的角度,以观察者的身份,通过自己参加某种民俗活动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感、所思,阐明该项民俗活动的艺术魅力、文化内涵、现实意义。例如,“我”游西双版纳,有幸亲密接触“傣族泼水节”,只见人们用铜钵、脸盆以至水桶盛水,拥出大街小巷,嬉戏追逐,逢人便泼。人们认为,这是吉祥的水,祝福的水,可以消灾除病。所以尽情地泼,尽情地浇,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,从头到脚全身湿透,凉透心脾,驱散了酷暑的炎热。一朵朵水花在人群的欢笑声中绽放,在太阳的照射下折射出绚丽的光芒。

以传说为依托,阐明民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。每一个地方,每一处风景,每一种民俗,都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,都必不可少地附带着神奇迷离的神话传说。所以,我们作文时,可以讲述神话传说故事为载体,揭示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。例如,写桂林山水,可叙述刘三姐、父子岩、媳妇娘岩等传说,最后用“桂林山水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”作总结,既可深化主题,又可丰富文章内容,大大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。

我与夜街零距离

□郭晓崛

正月十六赶夜街,在我的家乡——寻甸县塘子镇这个回民聚集的地方,是乡亲们一年中最热闹、最欢快的盛会。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,而塘子镇的回族乡亲却选择正月十六赶夜街的方式来欢度元宵,其中的缘由不得而知。

大年刚过几天,正月十六便在回族乡亲们的期盼中姗姗而来。

这一天,村里的男女老幼早早地吃了晚饭,换上节日的盛装,期待着傍晚的来临。夜幕降临了,迫不及待的人们三三两两涌向小街。小街不过一里长,弯弯曲曲横在村子中央。原先用石板铺成的街道如今变成了光滑平整的水泥路,一条窄窄的水沟与它蜿蜒相依,沟里流淌着清澈的温泉水,层层雾汽飘溢在街面上。

街道两旁的灯争先恐后地亮了起来,照亮了淡淡的夜幕。灯下,摆满商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,又卖水果的,又卖玩具的,还有卖凉粉、炸洋芋的……真是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听老辈人说:正月十六买东西,买什么今后就不缺什么,还有花不完的钱呢。村里和附近的商贩自然不愿错过这个发财的好机会,纷纷赶来做生意,于是小街热闹起来。

月亮爬上山峦,将柔柔的光芒从高高低低的屋顶洒向街上,月华与灯光交映生辉。街上行人渐渐多了,老老少少都挤上街,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欣的笑意,好像这个古老的民族一下子就年轻了好几百岁。川流不息的人群,熙熙攘攘地挤满了小街。孩子的嬉闹声、青年人得大呼小叫声、老人们爽朗的欢笑声、小贩的叫卖吆喝声交织在一起,烘托出一派节日的气氛。

如今生活好了,乡亲们的精神生活也日渐丰富起来。平时农活多,很没有空闲顾及,正月十六一到,大伙儿都要开开心心玩个够。早早的,小学的操场上便搭起了高高的戏台。村中的一群老者自发组织成乐队,用二胡、笛子、唢呐、羊皮鼓等乐器为登台的演员们伴奏。村里及远近村寨的老年文艺队、青年文艺队和少年文艺队闪亮登场,你来我往,那情景真是热闹非凡。他们的节目异彩纷呈,有歌舞表演,有评书快板,还有相声小品。不过,每一个节目都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。然而最让人兴奋不已的是,在节目的最后,老者们吹奏起回族舞曲,不论是台上的演员,还是台下的乡亲,都不约而同地和着乐曲翩翩起舞,整个操场上呈现出万人同舞的壮观景象,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。没有豪华的舞台,没有绚丽的灯光,可大伙儿却跳出了乡亲们最真切、最朴实的喜悦,跳出了民族的豪爽和自信。

人们在街上逛来逛去,精心选购自己想要的东西,纵情品尝了一番清真小吃、清真烧烤的风味,仍迟迟不愿离去。不知不觉月已中天,尚未尽兴的乡亲们只得恋恋不舍地散去。

小街渐渐沉静下来。月光如水,依然朗照。

本文选材精当、组材合理。应当说,“赶夜街”的风俗内容十分庞杂,写作起来并不容易,但作者以自己亲历“夜街”为切入点,以游踪为序,借助“月亮”这一物象显示时间的推移,采用移步换景法,精心选择了街道的环境、人物的活动、街心的文艺表演等材料展现“夜街”的盛况,以点带面,选材和组材颇具匠心。本文描写生动,文笔优美。如描写小街的环境,用“小街不过一里长,弯弯曲曲横在村子中央”一句就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小街“短小”“蜿蜒曲折”的特征。又如文末“月光如水,依然朗照”一句,以月光之美烘托环境之美,创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。

第十节云南省中考作文命题之10大热点主题排行榜第10名

品德修养

1.善待,是一种人的行为方式,更是对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。比如,善待老人,用体贴温暖他们的心;善待父母,用孝心回报养育之恩;善待孩子,用关怀帮助成长;善待弱者,在扶助中送去爱心;善待对手,在公平中友好竞争;善待自然,在呵护中和谐共存;善待自己,用平常心演绎非凡的自我;善待名利,在前行中微笑面对……用这样的胸怀、这样的准则来为人处世,就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,得到和谐共存的局面。

请你以“善待”为题写一篇文章,要求:补充完整题目,立意自定,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,不少于字。

“善待”,简而言之,就是好好地对待。材料简洁而辩证地揭示了“善待”的各种问题,或者说是作了有益的提示。其实,对于“善待”,可以说是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比如对“善待自己”这一问题的理解,有人认为是“呵护自己、享受人生”;有人认为是“发掘自我、创造辉煌”;还有人认为“提升自我、奉献社会”等等。

写作本题,可从两方面考虑:

要谋巧妙的构思特色。好的构思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一步,有了它,你将行如流水,娓娓道来,一气呵成。如以“善待挫折”为题,我们可以这样思考:在什么时候要善待挫折,怎样善待挫折,善待挫折有什么意义,哪些人或动物会善待挫折……还可以化大为小,具体化,将“挫折”逐渐演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或事件,如此有利于打开思路、充实内容。

要立别具一格的新意。立意是文章的核心,出奇制胜的法宝。如何做到这一点,我们可以在选题上动脑筋,如可以用“名利”“自然”“青春”;还可以在具体对象的角度上出“新”,如“善待自己”,我们可以抛开正面立意,不谈“善待自己”,而就“亏待自己”“虐待自已”的问题发表见解,间接切入正题,给人启示,这样的立意独具匠心,令人耳目一新。

善待落叶

□奚蕾

一阵孤意的秋风刮来,带来一阵凉意。也卷起地上飘零的落叶,落叶在空中无拘无束的飞行,旋转了一圈又一圈,在身后画下那道美丽的弧线,留下的更是那孤寂与悲鸣。

——题记

在小的时候,总认为落叶是被大树妈妈丢弃的孩子很可怜,因此总会在它落下时,捡起它;上小学时,总认为落叶是秋天凄美的幻影;现在,总认为落叶是最美丽的,最需要人关怀与呵护的。

善待落叶,发现另一种美丽。

落叶原本是美丽,圆滑,碧绿的,它曾经也是自然的宠儿。但是随着各种的变化,它以不再是树梢上那颗闪烁的星星,而是灰暗无光的枯叶。有人说它很丑陋,而我却觉得它很美,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树,那样的高尚足可以弥补那枯萎的遗憾。就像那些无私奉献的工作者,他们在自己渐渐老去之时,会把自己毕生所总结下来的经验告诉那些初涉人生的青年人们,让他们有所启迪。把一切都奉献,倾诉给了他人,而自己留下的却是只有渐渐逝去的生命与不可挽留的时间。所以,落叶虽然枯黄,但却是最美的。

善待落叶,明白另一种哲理。

落叶飘落的时候,是枯黄,干脆的,一碰就碎了,只留下那清晰的脉络。人们总是赞扬那绿叶的青春活力,总是叹息那落叶的衰老。而它也在告诉我们,每一个人都会变老,我们也更加应该去珍惜时间,珍惜青春,不应该浪费那宝贵的时间。如果,只是一味的在乎青春时期所散发出来的光环。那么,时间会把你生命的价值慢慢冲淡,让它变成空白的纸张,没有任何的色彩。

善待落叶,它不是那无用的枯叶,而是最美丽的奉献者,它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重回大地,为来年新生一代的成长贮蓄养分。因而它是最美丽的,也是最灵动的,你瞧,它正一路凯歌,扭动身躯,向大地母亲走来。

落叶虽是孤寂的,却是最明亮的,最高尚的。

——后记

本文视角独特,选材于人们所不关心的落叶,写出了新意,突破了常规思维,带给我们的是人生的启示。文章采用了题记和后记的方式,中间从形之美和哲理之美两方面来写,使行文条理清晰,行文自然。

2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。

当我1岁时,妈妈为我洗澡喂奶,我却以整晚的吵闹来报答她。

当我10岁时,妈妈反复叮嘱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,我却认为母亲太啰嗦。

当我20岁时,母亲问我有没有心上人。我却说“这不关你的事”。

……

当我50岁时,母亲生病需要照顾,我还会唠叨着说:“父母有时也会变成晚辈的负担。”

然后有一天,母亲永远离我而去。“子欲养而母不在”,我永远地失去了报答母亲的机会,这让我后悔,让我心痛。

上面的话是一位知名学者在一本书中告诫青年人的。这所有的一切我们也许曾经或正在经历着,读了上面的文字,你有怎样的感悟呢?请以“报答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①题目自拟,文体自选(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),立意自定。②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体会,也可以写别人的,总之,要围绕“报答”这一话题;③不少于字。

“报答”源于内心,无论是谁,用思维触摸这个世界,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点击它的浩瀚和深邃,都将在心底的胶片上闪现出一束灵性的光彩。“报答”是对他人、对生命所抱的珍惜、感激的态度,写报答,一定要把真情实感写出来,哪怕是只言片语,只要是属于你自己的就好。在现实生活中,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:绿叶报答春天,云霞报答阳光;寸草春晖,火尽薪传;游子报答桑梓,赤子报答祖国……当然,我们也不应忽视,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。报答的方式很多,既可以是物质的,也可以是行为上的,更可以是精神上的。而行为或精神上的报答更容易突出主旨。写作本文,可以有两种思路:一种是别人的关爱使之产生了报答的心愿,主要写别人的关爱;另一种是直接写报答的具体过程。而无论哪一种,都必须要把报答贯穿全文。

报答

□刘聪

华容道上,尘埃滚滚,军旗猎猎。一名红面长髯男子横刀立马,而他的对面,是一个割了须弃了袍的落魄男子。

那男子直直地望着他,眼神里有一片惊惶,两份狼狈,还有浓浓的恳求。红面男子看了一眼身下的赤兔,长长一叹,侧过马让出了身后的道……

我支着头,脑海中翻滚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。若是当年关公未放过曹操,那三国鼎立又可会有?彼时的江山又将是谁主沉浮?当然,历史太静穆,容不得我这凡夫俗子去假设。我仅是对关公以这种方式报答曹操心有戚戚。

报答,真是如此吗?

如今社会,物欲横流。如今的人,面对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的古训,依旧勉强着要去遵从,但这种遵从实际上是变了味的。当他们受了别人恩惠的时候,仅是从腰包中抽出一沓纸币抛出,由此而自诩为“古人之风”——知恩图报。其实,这种行为完全像是在履行职责,并非是“知”恩图报,并非是真心报答。说到底,他们并不明白报答的内涵。

首先,报答不是对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要求;不是一种例行公事;不是对别人物质上的一种补偿;不是接受了别人帮助后,为使自己心安理得而施行的手段;更不是像还债一般去抵消某种东西,借以忘记过去的筹码。报答,是一种萌发于内心的温暖感恩,是一种真真切切流淌在胸怀中的情节。出于纯洁感恩之心的报答,未必出于物质,也许是一句饱含情愫的“谢谢”就已足够,仅仅是敞开心房就已充盈,仅仅是送以微笑就已得到慰藉。报答之后,不是就此抵消了债务似的,可以随意遗忘,还必须把感恩记在心上,为它修一方无雨的角落来安放,时时看望它,这样人生才会美好而充满希望。

其次,就是关于报答的限度了。说起来,报答似乎应是尽己所能,倾己所力的。其实则不然,纯洁的感恩也有底线。华容道一役上,关公以让道作为对曹操昔日知遇之恩的报答。细下思量,这一报答,显得死板狭隘,仅为那所谓的“义”,就放过了蜀国的大敌,让一代枭雄有机会重整旗鼓,最终威胁到了自己君主的统治。这种报答无疑是愚蠢而盲目的,我们不妨就此认为,三足鼎立的局面是因为关羽的这一“报答”而确立,蜀国的灭亡也是因为关羽的这一“报答”而埋下伏笔。

以此观之,报答是有底线的,古今皆然。有伦理、道德、做人准则等等的限制,不能为了报答而盲目地做事,违背良知和大义。

报答,是人类交往中至真至纯的行为,是精神上的触动,灵魂的超脱。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,在人生准则允许的根基上,让报答之树开出美丽的花吧!

本文作者选材视野开阔,论古议今,从关羽的“报答”说起,分析了今人报答的功利性,批评金钱对人的不良影响,提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“报答”方式及其内涵。然后顺势引出对报答限度的思考,并对关羽放过曹操这种“报答”方式的不义之处进行辨析,指出报答不得悖离道德、伦理、良知和大义等限度,文章富有真知灼见,说理充分,令人叹服。

赞赏

长按向我转账

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,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,可通过转账支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郑华国
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年度人物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iyadicar.com/zljj/219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